恆春古城是臺灣現存最完整的古城。自西元1875年興工至今已近140年歷史。經歷過無數次天災人禍,古城早已非當初原貌。內政部原於1979年暫定為一級古蹟,後來因為現況修復有缺失,復於1985年公告指定為台閩地區二級古蹟。
恆春建城的主因在於軍事防禦和國防考量。始建於1875年(清光緒元年),至1879年(清光緒五年)竣工。城址是由擅長堪輿風水術的官員劉璈所選定,以猴洞山為龍脈,分別於東西南北建置四座城門,均設有砲台,城牆外有護城河圍繞,四邊並有庇佑城池的群山層巒。東西兩邊以龍鑾山(左青龍)和虎頭山(右白虎)為左右護衛;南邊面向西屏山,猶如案桌在前(前朱雀);北邊背倚三台山當靠山(後玄武)。恆春古城可以說是將堪輿學中的「四勢」運用於臺灣縣城之最佳實例。
被列為國家重要古蹟的恆春古城門,其構造有何特殊之處呢?
試以恆春古城中的東門城說明如下:
- 城牆:又稱城垣。以三合土「糯米糊、蔗糖漿、牡蠣殼灰」為材料夯築而成,採用最古老的築城工法「版築夯工法」建築。現今城牆表面可看出明顯水平線條,為當時一層一層夯築時,所留下的模板痕跡。
- 城門:恆春共有東、西、南、北4座城門。上面造「城樓」、下方開「門洞」。四座城樓皆已壞損,現今所見東門和南門的城樓非原貌,而是後來重建的。
- 門額:四座城門的門額大小雖不一,但均採用玄武岩為建材,且字體陰刻,門額均加上框飾,以咾咕灰漿粉飾並施彩繪。
- 砲台:是城牆突出的部分,上方可以放置大砲。恆春古城的四個城門都各有一座砲台,其上置放大砲四門,其中兩門朝向正前方擺放,另兩門則一門向左、一門向右各傾協45度角向前。砲口基座以花崗石為材料,用以承受砲火的後座力。
- 城壕:即是護城河,主要功能為增強防禦性。挖掘壕溝所取出的土方則可以再利用,作為築城用土。目前城壕多已填實或作為排水溝之用,僅剩東門城外尚可見城壕遺跡。
- 雉堞:即為「城垛」,指的是城牆上的突出物,除了讓原本單調的城牆更具有造型之外,也兼顧了實質防禦的功能。城垛中央留有方形射孔,使射擊者射擊時能掩體躲藏於後,增加攻守優勢。在恆春古城中,唯一保留立於城牆的雉堞,只有西門城台側僅剩一垛而已。現今所見城垛多為1980年後整修重建的。
- 慢道:又名「踏道」,即登城的通道。目前以西門和北門的登城慢道保持較為完整。
- 馬道:是城牆上供通行的路面。恆春縣城的馬道以閩南磚丁字鋪設。
- 女牆:位於外牆垣上,高度及腰,作用與欄杆相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