鵝鑾鼻位於恆春半島最南端,是臺灣最南端的岬角,也是巴士海峽和太平洋的交界點,因地理位置重要,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時期即設置鵝鑾鼻燈塔於此。鵝鑾鼻燈塔是台灣尾的大地標。該燈塔因改朝換代幾經修復,目前是臺灣地區光力最強的燈塔,有「東亞之光」的美譽。鵝鑾鼻燈塔已於113年3月15日指定為國定古蹟。
「鵝鑾」是排灣族語,意指「帆船」,因鵝鑾鼻附近有一巨大礁岩形似帆船(船帆石),故稱「鵝鑾」;而「鼻」則指突出的地形,意即岬角,故合稱為「鵝鑾鼻」。
進入鵝鑾鼻公園要收費。公園內視野遼闊、風光無限好。獨特的高位珊瑚礁植物與熱帶海岸植物繁生其間,除了是絕佳的戶外植物教室之外,也是戶外地質教室;因為「礁林公園」全區為隆起高位珊瑚礁,藉由四處縱橫的步道,可欣賞形狀各異的巨礁羅列。園區內曾出土數量可觀的史前遺跡,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物。